- 超能网 >>
- 搜索
-
华硕确认AGESA 1.2.7.0支持新APU,Krackan Point即将降临桌面平台
Strike 发布于3天之前 / 关键字: Krackan Point, APU
昨天我们报道过微星部分AM5主板更新了AGESA 1.2.7.0版本BIOS,加入了对Krackan Point和Krackan Point 2的支持,由于AGESA是由AMD分发给各主板厂的,所以其他主板厂很快也会跟上,华硕有把测试版BIOS放在他们自家论坛上的习惯,昨天晚上他们放出了X870系列主板的1801版本Beta BIOS,当中就有提及支持新APU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3)
-
“Sound Wave”APU出现在发货清单:来自AMD的Arm架构SoC
吕嘉俭 发布于2025-10-14 16:33 / 关键字: AMD, APU, Arm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
-
AMD正在开发Arm架构的SoC:代号“Sound Wave”,用于明年微软Surface笔电
吕嘉俭 发布于2025-05-15 09:34 / 关键字: AMD, APU, 微软, Surface
微软今年先后发布了四款Surface Laptop和Surface Pro产品,分别搭载了英特尔代号“Lunar Lake”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和高通骁龙X Plus处理器,扩展旗下Copilot+ PC系列产品线。微软还没有完成对Surface产品线的更新,而且似乎有着更大的计划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1)
-
AMD发布Ryzen 8000HX系列:Dragon Range Refresh到来,最高16C32T配置
吕嘉俭 发布于2025-04-10 14:53 / 关键字: AMD, Zen 4, APU, Dragon Range
AMD宣布,推出Ryzen 8000HX系列处理器,面向游戏和其他高端应用。其采用了Dragon Range Refresh芯片,属于之前Ryzen 7000HX系列的更新产品,此前已经被华硕和微星泄露过相关信息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3)
-
AMD增添Ryzen AI H 300系列APU:仅限面向中国市场
吕嘉俭 发布于2025-02-20 14:44 / 关键字: AMD, Zen 5, Zen 5c, APU
在去年的COMPUTEX 2024发布会上,AMD推出了全新的Zen 5系列架构,并发布了采用新架构的消费级处理器,其中包括面向移动端的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,采用了代号“Strix Point”的芯片。到了上个月初的CES 2025,AMD带来了更多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,采用了规模更小的“Krackan Point”芯片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2)
-
AMD正式发布Instinct MI325X,并公布下一代CDNA 4架构的MI355X初步规格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10-11 09:46 / 关键字: AMD, APU, Instinct, Zen 4, CDNA 3, CDNA 4
在今年的COMPUTEX 2024上,AMD公布了一份新的Instinct系列GPU路线图,其中就提及了Instinct MI325X。AMD在这次“Advancing AI 2024”直播活动中,正式发布了Instinct MI325X,本季度将全面投产。

详细阅读
| 收藏 | 评论
-
AMD Instinct MI300A出现在基准测试:数据中心APU不敌主流CPU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09-11 16:18 / 关键字: AMD, APU, Instinct, Zen 4, CDNA 3
AMD在去年末,推出了新一代针对数据中心的Instinct MI300系列计算卡。首批提供了两款产品,其中就有Instinct MI300A(CPU+GPU),这款数据中心APU结合了CDNA 3和Zen 4架构,对高性能计算(HPC)和人工智能(AI)工作负载做了针对性优化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1)
-
AMD下一代“Sound Wave”APU首次出现:或基于Zen 6架构,采用3nm工艺制造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03-04 14:35 / 关键字: AMD, APU
Gamma0burst是一个专门从事数据挖掘的网站,特别关注主要半导体公司工作人员的Linkedln个人资料。在最新的更新中,分享了AMD未来APU的计划,显示了多个不同的代号,其中有尚未发布或公开的型号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1)
-
AMD将推出Ryzen 8000GE系列:35W的AM5平台APU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02-16 10:30 / 关键字: AMD, APU, Zen 4
今年CES 2024上,AMD面向AM5平台发布了Ryzen 8000G系列APU。其基于“Hawk Point”打造,采用了台积电(TSMC)的4nm工艺制造,CPU和GPU分别为Zen 4和RDNA 3架构。我们之前已经对其中的Ryzen 7 8700G和Ryzen 5 8600G做了评测,如果不太了解新款APU具体情况,可点击此处看评测文章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1)
-
AMD 锐龙5 8600G处理器顶盖和核心间没有采用钎焊导热,而是硅脂
郑滔 发布于2024-02-04 11:33 / 关键字: AMD, APU
AMD在CES 2024的发布会上,如期带来了锐龙8000G系列高性能APU,它们其实就是锐龙804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桌面版,TDP放开到65W,可提供比移动版更强的性能。不过在我们对其的评测中发现,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虽然功耗并不高,与锐龙7 7700基本相同,但CPU烤机温度却更高。
预览var imgdata = [ ["https://img.expreview.com/news/2024/02/04/Ryzen-7600-Lot-pcgh.jpg", "锐龙5 7600"], //图片链接及说明 ["https://img.expreview.com/news/2024/02/04/Ryzen-8600G-Paste-pcgh.jpg", "锐龙5 8600G"] ]; imgCompare(imgdata);近日,PC Games Hardware在其AMD 锐龙7 8700G/锐龙5 8600G处理器的评测当中提到,他们发现锐龙5 8600G处理器顶盖和核心间可以看到有白色膏装介质填充,而在相同的位置,锐龙5 7600在灯光的照射下却是有明显的金属反光。也就是说,锐龙5 8600G处理器并没有采用钎焊导热设计而是硅脂。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5)
-
AMD公布Ryzen 8000G系列Zen 4c内核更多信息:频率低于Zen 4内核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01-23 15:28 / 关键字: AMD, APU, Zen 4c
AMD在去年4月发布了Ryzen Z1系列APU,其中定位较低的Ryzen Z1使用了Zen 4+Zen 4c混合架构的Phoenix2芯片,首次将Zen 4c架构内核带入消费端市场。不过一直以来,AMD都没有介绍Zen 4c的具体信息,官网缺乏规格页面,营销材料也没有说明。去年末针对该问题,AMD承诺网站内容更新后,会在相关材料中更突显Zen 4c的信息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
-
AMD Ryzen 7 8700G现身Geekbench:核显性能较8600G提升至少15%
郑滔 发布于2024-01-04 10:12 / 关键字: AMD, 8700G, APU
昨天,我们刚报道了,定位于主流市场的AMD Ryzen 5 8600G现身Geekbench 6的数据库,其OpenCL成绩为24842分,Vulkan成绩为30770分,而在AMD Ryzen 8000G系列APU中定位旗舰的Ryzen 7 8700G随后也接着出现当中。

详细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4)
-
AMD Ryzen 5 8600G现身基准测试:核显频率2.8GHz,预计本季度内推出
吕嘉俭 发布于2024-01-03 09:41 / 关键字: AMD, APU, Zen 4, RDNA 3
此前就有报道称,AMD计划面向桌面平台推出Ryzen 8000G系列APU。其基于移动平台的Hawk Point打造,沿用了台积电(TSMC)的4nm工艺,CPU和GPU仍然为原来的Zen 4和RDNA 3架构,但Ryzen AI更名为NPU,继续使用XDNA架构,提供了更强的算力,从10 TOPS提升至16 TOPS。

详细阅读
| 收藏 | 评论(1)
-
AMD 锐龙7 8700G现身Geekbench:Radeon 780M核显表现不俗
郑滔 发布于2023-12-22 09:53 / 关键字: AMD, APU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
-
AMD Instinct MI300A收获新订单:德国“Hunter”和“Herder”超算系统
吕嘉俭 发布于2023-12-21 11:56 / 关键字: AMD, APU, Instinct, Zen 4, CDNA 3
AMD在2023年12月6日举办了主题为“Advancing AI”的活动,推出了新一代针对数据中心的Instinct MI300系列计算卡。首批提供了两款产品,分别是Instinct MI300A(CPU+GPU)和Instinct MI300X(纯GPU),结合了最新的CDNA 3架构和Zen 4架构,可为HPC和AI工作负载提供突破性的性能。

展开阅读
| 收藏 | 评论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