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锐龙7 9700X越级对战酷睿Ultra 9 285K:谁才是RX 9070 XT的最佳搭配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5-03-25 17:21 / 关键字: 9700X, 285K

    AMD新一代Radeon RX 9070系列显卡展示出了超高的性价比,RX 9070 XT以远低于RTX 5070 Ti的售价提供了与之接近的性能,是新显卡中较为有性价比的一款,而对于新装机的RX 9070 XT用户来说,选择搭配锐龙7 9800X3D当然是性能最好的选择,但实际考虑到锐龙7 9800X3D的价格,更多预算相对有限的用户可能会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锐龙7 9700X。

      详细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11)

  • 打通酷睿Ultra 9 285K的任督二脉:如何压低它的内存延迟提升游戏性能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4-12-13 17:00 / 关键字: 285K

    最新的酷睿Ultra 200S台式机处理器改用了分离式模块架构,就是把以往的单一芯片内部根据不同分工分割成四个功能模块,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用不同工艺去生产不同模块,然后再用Foveros 3D封装技术把这些模块组合起来,非常的灵活,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更换模块,这样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SKU。

      详细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9)

  • 酷睿Ultra 9 285K/Ultra 5 245K天梯榜首测:E核大提速,能耗比极为出色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4-10-24 23:00 / 关键字: Arrow Lake, 285K, 245K

    去年年底发布的第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Meteor Lake奠定了英特尔未来几年的基本结构,它采用分离式模块架构,并通过Foveros 3D封装技术连接,与以往采用单颗芯片设计的产品有非常大的区别,但它并没有出现在桌面平台上,毕竟它最多只有6P+8E,放桌面确实性能比不过8P+16E的Raptor Lake。现在时隔10个月,它的正统继任者Arrow Lake来了,首发桌面平台,也就是今天要测试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。

      详细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29)

  • 针对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热点变化,微星拿出了冷头偏置安装扣具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4-10-11 10:00 / 关键字: 微星, 285K, MAG CORELIQUID I360

    Intel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已经发布,新的处理器更换成LGA 1851接口,好消息就是新平台的散热孔距和LGA 1700是一样的,可兼容LGA 1700的散热器,坏消息就是新处理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,而且发热量最大的计算模块并不在处理器的正中央,虽然Intel已经把整块芯片的安装位置往右下角移动,但处理器的热点位置依然比上一代有偏移。

      展开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2)

  • 英特尔发布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:能耗表现大幅提升,多线程性能提升15%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4-10-10 23:00 / 关键字: 酷睿Ultra 200, 285K, 265K, 245K

    今天,英特尔正式发布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,将AI PC功能扩展至台式机平台,全新处理器家族支持先进媒体功能的Xe-LPG架构GPU,为发烧友带来英特尔首款配备NPU的台式机处理器。 得益于最新的英特尔核心和能效方面的创新成果,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台式机处理器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功耗降低,日常应用软件整体功耗降低高达58%,游戏时系统功耗降低可高达165W。全新处理器系列结合了提升的能效和性能,与上一代相比,单线程性能提升了8%,多线程性能提升了15%。

      详细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9)

  • 酷睿Ultra 9 285K占据PassMark单线程排名榜首,多线程表现还有待观察

    Strike 发布于2024-10-07 14:22 / 关键字: 285K, Arrow Lake

    在国庆假期结束后不用多久,Intel就会发布新一代酷睿Ultra桌面处理器,也就是Arrow Lake-S处理器,当然具体性能解禁不会这么快,和以往一样,首款产品都是K系列不锁频的产品,包括酷睿Ultra 9 285K、Ultra 7 265K和Ultra 5 245K,以及它们的不带核显的版本,不过据说这次最顶级的酷睿Ultra 9 285K没有KF的衍生品。

      详细阅读 

    分享
    | 收藏 | 评论(5)